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河海大学IM体育app官方入口党委及法律援助中心积极响应《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落实检察建议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通知》以及《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三届全省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通知》,第一时间策划开展“法律伴我成长”系列主题活动。
5月10日上午,法治宣传教育周系列活动之《十二公民》法治影视作品观赏活动在致高楼B座301室开展,本次活动由范艳萍老师担任主持人,IM体育app官方入口2018级同学参加本次活动。
范艳萍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传达了“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三届全省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通知”的精神,然后以观看《十二公民》法治影视作品这一形式引导同学们回顾法学专业知识,鼓励同学们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通过法治影视作品的夸张性和生动性进一步具体了解司法实践的过程。
“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电影《十二公民》讲述的是一桩满带争议与疑问的富二代弑父案,一个充满实验意味的模拟法庭,将12个毫无联系并代表着社会各阶层的普通中国人聚集在一起。按照规定,12名陪审团成员在听取模拟法庭审理后需要达成一致意见才能结束审判。在所有人证、物证都指向富二代为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下,第一轮投票却仅有11人认定富二代有罪。8号陪审团成员的无罪坚持使得审判在矛盾和争议中艰难进行,在他的引导下,所有证据被逐一讨论分析,疑点也越来越多,最终十二名陪审团成员一致认定富二代无罪。
一个月后,真凶落网,富二代险些在其他11名陪审团成员的偏见、盲目、轻浮中“丧命”。
法律是维护正义的,在定罪量刑时应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事实是需要论证的,在事实判断时要排除先入为主的思想,避免思想深处的偏见。无论对待何种犯罪嫌疑人,我们都应当保持一视同仁、合理怀疑的态度:作为公检法工作人员,可以合理怀疑该嫌疑人有罪并去深入论证,逐步完善证据链,强化证据的证明力;作为辩护人,也应该合理怀疑该嫌疑人无罪,联系实际认真、反复审核论证所有证据,努力排除证据中的漏洞。
法律本就该吹毛求疵,在事实判断中,我们更应当“钻牛角尖”,因为任何一桩冤假错案对当事人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也是法治社会的一场巨大的悲剧和灾难。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在《司法论》中写道:“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是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审判则是把水源破坏了。”
本次法治影视作品观赏活动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法科学子,我们在用严谨的态度分析每一个案件的同时,也要肩负起科学普法的社会责任,共同推进法治社会的进步,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懈奋斗,让正义在法治中得以实现。(供稿:范艳萍;审核:张秋野)